服務熱線
17701039158
新聞資訊
NEWS INFORMATION你有沒有好奇過,為什么飄落的雪花總帶著精致的六角紋路?為什么冰面明明是堅硬的固體,卻能讓運動員在上面自由滑行?在央視紀錄片《科學之美》里,這些藏在冰雪中的奧秘,被一個 “微觀神器" 一一揭開 —— 它就是澤攸科技的原位冷凍樣品桿。
零下 170℃的 “抓拍":雪花誕生的第一瞬間
紀錄片中,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做了一個大膽的實驗:在零下 170℃的低溫環境中,讓氣態的水瞬間凝結成冰晶。這個過程快得像閃電,稍有偏差就會錯過雪花形成的關鍵瞬間。
這時候,澤攸科技的原位冷凍樣品桿成了 “神助攻"。它像一個精準的 “微觀溫控艙",穩穩托住樣品襯底,讓掃描電鏡得以捕捉到人類從未見過的畫面:雪花剛出生時,竟然是 “混搭風"—— 立方冰和六角冰同時存在!
更令人驚訝的是,雪花的 “童年" 還有一段 “變形記":最初是無定形的冰晶,慢慢長成純相的單晶立方體,最后才逐漸舒展成我們熟悉的六角形態。這可是人類第一次看清雪花形成初期的 “本真模樣",而央視鏡頭記錄下的這一幕,背后正是原位冷凍技術的硬核支撐。
零下 153℃的 “魔法":冰面為什么這么滑?
冰面的順滑感,也藏著微觀世界的秘密。當科學家把目光投向冰面,澤攸科技的原位冷凍樣品桿又一次展現了實力 —— 它能在低至零下 153℃的環境中,穩定維持超低溫狀態,讓電鏡清晰觀測到分子層面的變化。
結果發現,冰面的 “滑" 竟然源于一種 “預融化" 現象:哪怕在零下 153℃,冰的表面已經開始悄悄 “融化" 了。先是表面的超結構變得無序,慢慢形成一層極薄的液態水膜。這層肉眼看不見的水膜,就像給冰面涂了一層 “潤滑油",讓冰上運動變得順暢自如。
這個發現改變了我們的認知:原來冰的順滑,不是因為冰本身 “軟",而是表面早已藏著一層 “隱形水膜"。
不止于 “美":技術如何連接微觀與宏觀?
澤攸科技的原位冷凍樣品桿之所以能擔此重任,關鍵在于它解決了兩個核心難題:超低溫環境的穩定維持和快速過程的精準捕捉。無論是雪花形成的毫秒級變化,還是極低溫下冰面的細微消融,它都能像一個 “微觀導演",讓電鏡鏡頭對準最關鍵的瞬間。
而這些發現,遠不止滿足好奇心那么簡單。了解雪花的形成機制,能幫助我們更精準地預測降水;破解冰面 “預融化" 的秘密,可能會為新型潤滑劑、防結冰材料的研發提供新思路。
從雪花的六角奧秘到冰面的滑動之謎,《科學之美》用鏡頭告訴我們:微觀世界里藏著解讀宏觀現象的鑰匙。而澤攸科技的原位冷凍技術,就像一把精準的 “鑰匙扣",讓科學家能穩穩握住這把鑰匙,揭開冰雪中藏了億萬年的密碼。下次再看到雪花飄落,你或許會想起:在零下 170℃的微觀世界里,有一群中國科學家和他們的 “神器",正為我們讀懂自然之美而努力。